1. 首页>>废钢

中国钢材进出口情况我国近十几年钢材出口情况分析及对策

一、简介:

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1万吨,同比下降3%,上年增长5.2%;钢材产量1万吨,增长0.6%,增速同比回落7.1个百分点。据海关统计,钢材出口6690万吨,增长24.6%;进口1427万吨,下降29.5%。铁矿石进口1万吨,下降3.9%。

作为全球主要钢铁生产商,2021年粗钢产量虽然同比下降,但仍将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52.9%,引领全球钢铁产量的半壁江山。与我国情况截然相反的日本、韩国、美国、德国等国2021年粗钢产量大幅增加,其中日本粗钢产量增至约9630万吨,同比增长14.9%;美国有8600万吨。,同比增长18.3%;韩国7060万吨,同比增长5.2%。上述国家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后,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,

那么,作为全球钢铁生产和钢铁出口大国,中国过去在国际市场上扮演了什么角色,未来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?接下来,笔者将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。

二、中国钢铁进出口历史

近十年我国钢材出口

从近十年我国钢材出口情况来看,2006年至2015年,我国钢材出口量整体呈上升趋势(除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外,钢材出口量大幅下降2009 年),增长最快的无疑是 2004 年和 2006 年,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104% 和 109%。2006年,我国成为钢材净出口国。2016年至2019年,我国钢材出口呈下降趋势。其中,2017年钢材出口降幅最大,同比下降30.5%,但仍是全球第一大钢材出口国。

我国近十年钢材进口量

从近十年我国钢材进口情况来看,我国钢材进口量持续处于相对稳定的数量级。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,率先成功抗击疫情的中国,海外钢材需求锐减,国内外价格倒挂。在此情况下,大量进口海外低价资源,钢材进口量增长64.5%。进口品种包括热敏板和钢坯、大板等半成品。2021年,全球经济将开始逐步复苏,钢材进口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。

我国钢材出口主要品种

从我国钢材出口构成来看(以2021年为例),我国钢材出口以板材为主,占出口总量的68%左右;其次是棒材、线材和管材,约占出口总额的12%、11%。

可见,我国钢材出口以板材为主,长材为辅。市场调研显示,我国钣金出口主要靠价格优势取胜,在海外市场无法跻身高端产品行列,因此钣金出口量始终居世界第一。长材主要直接供应海外一带一路项目,实际市场流通量不大。

我国钢材进口构成

我国出口目标国家构成

从我国出口目标国家构成来看,我国钢材出口主要集中在韩国、越南、菲律宾、泰国等地。其中,韩国和越南在当地有很多加工厂,除小部分在当地消费外,转口贸易占进口量的大部分。因此,从韩国、越南、菲律宾等地进口的品种基本以板块为主。尽管近年来进口量略有下降,但从数量上看,它仍然是中国最大的买家。

我国进口来源国构成

从我国钢材进口来看,我国是日本、韩国、台湾、中国等地的主要买家。据口岸实地调查,我国钢材进口主要包括热卷、中厚板、管材等钢材,以附加值为主。主要是高大品种。其中,中厚板、管材主要来自日本新日铁;热轧卷主要来自韩国浦项制铁和中国台湾中钢集团。

三、我国钢铁进出口重大事件解读

出口退税调整

2021年8月1日起,取消所有钢材出口退税。届时,所有钢材出口均不享受退税政策。

2021年5月1日起,取消部分钢材出口退税。第一轮退税调整涉及全国86%的钢铁产品和65-70%的出口量,但对每个产品的具体影响不同。

2020年3月20日,钢材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3%,包括部分不锈钢热轧带材、部分冷轧不锈钢带材、部分不锈钢线材等。

2018年11月1日,现行15%和13%的出口退税率分别上调至16%、9%至10%,有的上调至13%、5%至6%,有的上调至6%。10%。“高耗能、高污染、资源型”产品和面临“去产能”任务的产品出口退税率不变;

2018年7月31日,出口退税率下调。原适用17%出口退税的货物调整为16%,原适用11%出口退税的货物调整为10%;

2010年7月15日,取消部分钢材出口退税;(2010年6月22日发布的通知)

2009年6月1日,部分钢材出口退税率上调至9%;

2007年4月15日,部分特殊钢产品、不锈钢板、冷轧等76个税号的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%;取消出口退税的其他83个税目。

2005年4月1日,对部分初级钢材进行第四次调整苏钢中亚废钢,停止实施出口退税政策苏钢中亚废钢,主要针对生铁、钢坯等初级钢材。

2006年9月15日,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%下调至8%。包括热轧花纹板、热板、冷卷、镀锌板等。

2006年11月1日,对铁合金、生铁、方坯等30种钢铁产品加征10%的出口关税

2004年1月1日,钢材及制品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5%,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3%。

1998年进行第二次调整,将部分产品的退税率提高到5%、11%、13%和17%四个档次。此后,外贸出口连续三年大幅增长,但也带来了财政拖欠税款问题;

安徽中亚钢构是国企吗_钢厂收废钢要发票吗_苏钢中亚废钢

1995年至1996年,出口退税首次大幅调整,由原来的出口产品“零税率”分别调整为3%、6%、9%;

1994年钢材出口退税率确定为17%。中国新税制实施

根据上述税收政策调整时间区间,我国钢材进出口有不同反应。以2021年为例,出口退税政策从传闻、炒作到后来的政策实施,经历了政策实施后的量大增减。因此,在我国“双碳”政策的加持下,钢材出口深受退税调整的影响。

国内外价格走势

以热卷为例,从2017-2021年全球热轧卷价格来看,我国热卷出口大部分时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。2017-2020年全球价格相对稳定,各国市场在400-600美元/吨左右波动。2020年全球市场受疫情影响,全球供需错位,价格将持续上涨至2021年5月,最高点在1000~1100美元/吨左右,有一年内涨幅超过150%。继2020年年中国内外价差倒挂后,中国热卷连续三个月首次出现净进口。所以,影响我国热轧卷进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价差。从目前情况看,海外国内外价格差价有所回升,维持在50-100美元/吨左右。但在我国“双碳”政策下,我国热轧卷出口量或将继续减少。

从2021年全球热轧卷价格来看,在年初价格企稳后,在全球终端行业大复苏的前提下,热轧卷需求开始逐步恢复,价格也上涨了。取消后,中国热轧卷在国际市场上完全失去了价格竞争力,海外买家开始将目光转向独联体和日韩。在全球供需不匹配的情况下,各地区价格同步上涨。

6月份,中国内贸市场涨跌互现后,出口价格也一路下跌,国内外价差开始恢复正常水平。但由于中国的“双碳”政策,我国热轧卷出口受阻,即使有差价,出口量也开始了。逐渐下降,未来将继续保持低位。

全球海运运费大幅波动

2月21日,BDI指数上涨78点至2045点,涨幅4.12%。其中,波罗的海好望角型散货船指数(BCI)上涨174点至1849点,涨幅10.39%,好望角型船舶日均运价上涨1443美元至15331美元;波罗的海巴拿马型散货船指数(BPI)上涨66点至2441点,涨幅2.78%,巴拿马型船舶日均运价上涨594美元至21969美元;波罗的海超灵便指数(BSI)上涨 17 点至 2342 点,涨幅 0.73%。

2020年和2021年,受全球疫情影响,大量集装箱和货船无法停靠,导致航运市场集装箱和散货船可用资源大幅减少,航运指数也从最初的700点大幅上涨至2021年底。近6000点,海运价格也大幅上涨,直接影响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。

本轮运价自2月7日起反弹,迄今已上涨38.1%,突破2000点。本轮运价大涨也与独联体国家的地缘冲突有关。独联体国家是粮食和煤炭的主要出口港口,对中小型散货船运价影响较大。如果冲突升级,中国、中亚、阿拉伯、北非等粮食需要从南美进口,航程将大大延长,运价还会更高。

德鲁里此前也曾警告称,如果地缘政治冲突升级,将导致散货运费大幅波动。过去几年,独联体成为重要的大宗原材料出口国,俄罗斯主要出口煤炭、粮食、钢材和化肥,乌克兰是粮食、铁矿石和钢材的重要出口国。报道称,每月有700多艘散货船前往俄罗斯和乌克兰港口装货,冲突升级影响出口至少一个月。

4、未来我国钢材进出口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?

出口方面,近期全球钢价呈现走弱态势,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收窄。海外市场的买家正逐渐将目光转向一些东南亚和东亚国家的产品。从过去从全球低洼地区采购资源的做法,到优质低价的产品。在我国国内“双碳”政策的加持下,钢铁出口必将由以价格取胜向以产品质量取优势转变,朝着出口高附加值产品的方向发展。

在进口方面,我国在实施“双碳”政策的同时,也在大力鼓励钢材半成品和初级钢材的进口。随着钢坯和生铁进口关税的取消,废钢进口限制的解除,我国未来半成品进口可能已成为我国钢铁国际贸易的中坚力量,净出口或将继续未来几年下降。

五、总结

从目前国内外市场行情来看,我国钢价在近期价格区间内可能会继续企稳。但由于海外地缘冲突,需求逐渐走弱,在累计出口成本明显上升的同时,我国钢材出口或将继续走低,虽然近期部分钢厂和贸易商争相出口,但无法持续很长时间。

因此,虽然2021年钢材出口量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,但在我国限制钢材出口、鼓励钢材半成品进口的前提下,预计我国钢材出口2022年可能减至55-6000万吨左右,未来继续减至5000万吨以下;进口量将逐步增加到2000万吨左右。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2sg.net.cn/491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13587233356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